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从小区到社区——社区“精神共同体”的意义重塑

作者:王冬梅社区精神共同体地域共同体

摘要:传统的熟人社区既是一个“地域共同体”,更是一个“精神共同体”。然而,在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两者出现了错位——“人文区位”意义上的“社区”越来越让位于“地理空间”意义上的“小区”。“社区精神”的缺失使本应属于初级群体的邻里关系名存实亡,日常生活世界紧张、疏离,社区排斥和社区矛盾问题丛生。综观中国内地与港澳台两岸四地的社区发展经验,在社区建设的早期阶段都曾把重点放在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而对“精神共同体”建设的关注不足。在致力于人类宜居家园的探索过程中,应深刻理解和把握社区作为人类日常生活领域的价值和意义,并在此基础上创新社区工作机制,从推动制度化的社区公民参与、建构“事缘型”的社区支持网络、发掘“在地化”的社区志愿服务、探索网络化时代的社区自组织新形式等方面入手,把建设富有人情味的现代熟人社区作为社区工作的根本着力点。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学术月刊

《学术月刊》(CN:31-1096/C)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杂志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