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城市的公共性想象与日常性的消失——以“十七年”上海题材文学为例

作者:张鸿声公共性日常性上海题材

摘要: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城市呈现出单一的国家工业化功能,这使中国社会的公共性带有强烈的国家意义,原有口岸城市的私性生活形态逐渐终止。由于社会主义的公共性被突出强调,在“十七年”文学中,城市日常性常常被理解为私性生活内容与口岸城市的资本主义符码,而通过文学中的伦理教化和社会控制表达加以剪除。在表现策略上,“十七年”文学,特别是在表现上海城市的文学中,在人物属性、时间和空间方面,将日常性在国家公共性的层面意义化,以表现其向公共性意义的过渡;或者干脆杜绝日常性表现。种种情形,造成了当代城市文学中日常性叙述的消亡。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学术月刊

《学术月刊》(CN:31-1096/C)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杂志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