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马克思“经济人”概念的时代性及其现实意义

作者:陈瑞丰新时代经济的社会形态价值观变革

摘要:马克思指出,在共产主义之前的社会里,人不是被当作具有完整规定性的人,而是首先被当作经济人,即资本家或工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首先表现在经济领域。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主要表现为产能过剩和经济过剩。这表明,马克思所分析的“经济人”的时代在中国正在走向终结。中国要巩固改革成果,顺利实现高速度发展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型,就必须变革“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价值观,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观。从“经济的社会形态”角度重新研究马克思的相关理论,有助于我们理解“经济人”的时代性,变追求剩余价值的需要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变潜在的需要丰富性为现实的需要丰富性。这对于解决新时代经济领域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学术交流

《学术交流》(CN:23-1048/C)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学术交流》面向当代、面向全国、面向世界,热情为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交流科研成果、传递学术信息等提供理论阵地。本刊侧重刊发哲学、政治学、社会学、法学、经济学、文学、史学等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的最新学术成果。

杂志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