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新世纪以来小说“乡村衰败”书写的症候式分析

作者:雷鸣新世纪当代小说乡村衰败文化症候反思

摘要:新世纪中国当代小说对乡村现实的表述,似乎遵奉共同的约定,即"乡村衰败"书写。事实上,这一时期中国乡村的现实是复杂而多样的,有衰败亦有成长,但中国当代小说却通过乡村日常生活的全景凋敝式、乡村苦难的极端渲染式、城市蚕食的怨愤式、村庄消逝的直接悲悼式等四种叙事类型,单向度地书写"乡村衰败"。这背后的原因是创作主体与乡村之间的复杂联系以及社会现实因素(包括将乡村"问题化"的文学传统、作家童年经验与乡村现实之间的心理落差、乡愁体验的惶恐心态、城市困境的集体性焦虑等方面)的作用。聚焦在"乡村衰败"的文学书写,遮蔽了乡村现实的丰富维度,忽视了农民的要求,也造成了小说艺术上的同质化倾向。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学术界

《学术界》(CN:34-1004/C)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学术界》坚持以宪法精神和创新理念,指导办刊,努力追求学术创新、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探究和解决中国人自身发展问题,提升人文社会科学的价值、权威和尊严。

杂志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