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介入诊治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影响

作者:王辉; 张维立介入诊治缺血性脑病血管内皮功能影响

摘要:目的观察介入诊治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并分析不同介入诊治方案与血管内皮损伤的关联性.方法:选取作者2012 年9 月至2013 年8 月在北京宣武医院进修期间收治的135 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按照其诊治方式,将接受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诊断的患者纳入诊断组(n=64),将接受DSA 诊断联合经皮腔内血管成形和支架置入术(PTAS)治疗的患者纳入诊治组(n=71),并选取同期80 名健康体检者,纳入正常组.检测正常组入组次日,诊断组、诊治组术前、术后即刻、术后24 h 血浆内皮素-1(ET-1)、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一氧化氮(NO)、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并比较诊治组不同介入方案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变化.结果:诊断组、诊治组各时期血浆ET-1、vWF 均高于正常组,其NO、VEGF 低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诊断组、诊治组患者术前血管内皮功能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即刻诊断组、诊治组血浆ET-1、vWF 均较术前升高,NO、VEGF 较术前降低,诊治组变化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诊断组术后24 h 血管内皮功能恢复至术前水平,诊治组术后24 h 血浆ET-1、NO、VEGF 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颅外支架置入患者,其术后即刻、术后24 h 血浆ET-1 水平低于颅内支架置入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处于血管内皮功能损伤状态,DSA、PTAS 等介入诊治手段进一步加剧血管内皮功能损伤,颅内支架置入导致损伤程度上升,术中应注意血管内皮的保护.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现代仪器与医疗

《现代仪器与医疗》(CN:10-1084/TH)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双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现代仪器与医疗》为科技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优秀期刊,被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期刊、CA数据库等收录。

杂志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