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玉米旋心虫发生与防治对策

作者:刘文玲发生与防治旋心虫玉米为害规律农业生产药剂成分跟踪调查发生特点

摘要:玉米旋心虫俗称“蛀虫”,为鞘翅目叶甲科昆虫,主要以幼虫为害玉米高粱等作物。在夏县瑶峰镇前坡沿地块每年都有局部发生。目前查明发生的区域为瑶峰镇神头岭、赤裕等村,一般地块病苗率可达30%,为害严重的地块缺苗及病苗率达80%左右,给农业生产造成很大的损失。玉米旋心虫在干旱沙土地发生较重;使用包衣后销售的种子(其包衣的种衣剂不含防治玉米旋心虫的有效药剂成分克百威)发生重。我们经过跟踪调查,总结其虫害发生特点、为害规律,采取一系列措施,有效防治其为害。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现代农业

《现代农业》(CN:15-1098/Z)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现代农业》始终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传播农业科学知识,为农业、农民服务是其一贯的办刊宗旨。本刊主要报道国内外的农业新技术、新成果,介绍实用技术,刊载专家学者对疑难问题的解答,传递市场信息,为广大农牧民脱贫致富达小康服务。

杂志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