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李遇秋手风琴作品的旋律特征

作者:马瑜慧李遇秋手风琴旋律特征

摘要:李遇秋手风琴作品的旋律构建于民间音乐的基础之上,具有深刻的民族音调的美学内涵,反映了民间音乐的“遗传基因”,特别是蕴含着中国戏曲、古曲音乐的旋律气质与旋法特征。在他的作品中还应用了“旋律特性音”的表现手法,这种特性音在民族旋法中具有抒情性、悲剧性甚强的可塑性功能,尤能表现哀情愁绪。秦腔的“苦音”、京剧的二簧、越剧基本腔等等,都广泛用它作为活动中心音。此外,李遇秋在追求旋律的器乐化方面也作了大胆的尝试,把旋律的着眼点从“声乐化”转移到“器乐化”上来。既便是“歌唱性”旋律,在器乐上也主要是指它的韵律类似歌唱,而不是简单地追求“可唱性”。器乐化的旋律也是旋律,所以在许多重要特征上与声乐是相同或相通的。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CN:62-1149/G4)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双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是以成人教育研究为主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在宣传成人教育政策和理论探索等成人教育等规律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在终身教育社会到来的今天,继续教育会成为更多专家和学者的研究热点。

杂志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