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试论抗战诗歌的文体流变

作者:熊辉抗战诗歌文体流变审美方式历史价值艺术形式精神内涵古典诗词民间歌谣

摘要:抗战诗歌特殊的历史价值和审美方式已成为学界研究之津要,但在精神内涵和艺术形式之外,很少有人关注其文体变化。事实上,为鼓动大众的抗战激情,诗人多从民间歌谣和古典诗词中吸收营养,创作了大量的鼓词和小调;初期抗战诗歌则主要采用自由诗形式,结构短小,属典型的“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待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诗人摒弃了之前粗粝的抒情和呐喊,转而开始写叙事诗和抒情长篇,流露出对民族现实及未来走向的冷静思考。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文艺争鸣

《文艺争鸣》(CN:22-1031/I)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文艺争鸣》办刊宗旨:贯彻党的“双百”方针,发表文艺界众家之谈,讨论当今文艺创作、文艺思想、文艺研究中的各种问题,推动文艺理论的建设和发展。读者对象为文艺理论工作者和大专院校文科师生。

杂志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