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幻视者的独语——论王寅

作者:张桃洲90年代王寅独语80年代中国诗歌显著差异逻辑前提

摘要:诗人往往被置于一定的年代而获得自己的位置。譬如,关于诗人柏桦,虽然他本人自言从《往事》(1988)起进入了一个新的写作阶段,且在1990年代初写出了《现实》、《衰老经》等重要诗篇,但另一位诗人钟鸣对他仍然作出了如此判断:“他(柏桦)没能在诗歌中进入90年代”。这一具有“定性”意味的判断不无道理,因为大致来说柏桦的诗的确是属于80年代的。在此,所谓80年代和90年代与其说代表了一种时间、历史的刻度,不如说更多地暗含了“年代”背景下凸显的特定诗学趣味、取向乃至氛围(场景)。倘若对近20余年中国诗歌稍事观察,没有人会否认这两个年代之间在上述方面的显著差异。当然,这两个总体性的名称并不具备诗学的整合功用,也不存在90年代取代80年代而获得自身合法性依据的逻辑前提;另一方面,对于诗人个体而言,说一位诗人“属于”某个年代无非是指,他强化了那个年代诗学的某一侧面或将之推向了极致。尤为重要的是,诗人在强化那个年代诗学过程中所显示的生长性和延续性。因此,紧接着自己的判断钟鸣没有忘记补充说:“但他的风格决定了90年代的技术基调——一切风格都取决于词语的配方和地点的弯曲”。这样,就更为明晰地勾画了一位诗人在不同年代里所处的位置。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文艺评论

《文艺评论》(CN:23-1059/I)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文艺评论》办刊宗旨是以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为指导,坚持文艺的双百方针,追踪和研究当前的文艺创作和文艺理论研究的态势,研究文艺创作和理论研究的成就和不足,推动文艺创作和理论建设的健康发展。

杂志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