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舞剧结构模式的定型、变异及其更新(续)

作者:于平舞剧结构模式定型变异人物关系叙事手段创新

摘要:五、舞剧结构模式的变体及其简化倾向 由上述人物关系决定的舞剧结构,被我视为中国舞剧结构的基本模式。这一基本模式在近年来的舞剧创作中出现了两种主要的变体。变体一:取消了人物D;C虽然还是A的家长,但与B没有师徒关系也因此成为A与B之恋情的反对者(就破坏A、B恋情来说,取代了D的作用);因此,A在两人的恋情中成为主动的一方并最终以生命来保护B(通常还是死于C的误杀);结局通常是在C误杀了A(原本要杀B)之后良心有所发现……关于舞剧结构模式的第一个变体,我想用陈维亚创作的《大梦敦煌》和张继钢创作的《野斑马》来说明。陈维亚和张继钢都是中国当今舞坛最具实力的舞蹈编导,上述两部题材迥异的舞剧在当今中国舞坛亦具有相当的影响。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舞蹈

《舞蹈》(双月刊)创刊于1957年,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管,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办,CN刊号为:11-1546/J,自创刊以来,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舞蹈》杂志严格执行选题策划、组稿、编辑、审稿、校对及读者抽样调查和同行评议制度。常设栏目有:特别报道,关注,舞评,论坛,名作赏析,封面人物,世界舞台,教育,特辑,推介,广角,舞者生活,图文快递、新书架、画页等。

杂志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