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抗战时期五战区造汽油的故事

作者:梁丰汽油抗战时期抗日战争期间一氧化碳帝国主义玉门油矿

摘要:抗日战争期间,中国贫穷落后,生活物质缺乏,笔者在湖北老河口读小学时,书本是用毛边土纸印刷;没有钢笔,找根鹅毛管剪尖沾墨汁书写;衣服用土白布缝制,为躲避空袭,每两个星期学校就组织师生到山上去挖红朱石,把身上的衣服染成土黄色;没有火柴,老百姓用火是用铁镰打燧石,引着藏在竹筒里的火煤头;夜里复习功课,点的是一条灯草浸在桐油里的小灯;汽车不是用汽油,而是在驾驶室后用钢板制成一个铁炉,放进木炭,使它产生一氧化碳来驱动发动机。司机助手常常下车用手鼓风,汽车的速度和人跑步相差无几。至于打仗的飞机、坦克、运兵车用的汽油,完全依赖进口。帝国主义早就断言,中国是个贫油国。事实如此,抗战前,全中国只有一个宋朝时就发现的玉门油矿。在现代战争中,石油是战略物资,是战争的“生命”,谁拥有它,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文史春秋

《文史春秋》(CN:45-1207/K)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文史春秋》杂志刊发中国和广西近现代史重大历史事件和著名人士重大活动的纪实性史料文章为特点,以其"内容丰富,特色突出,权威可靠,具体生动,图文并茂"的刊物风格,以及亲历、亲见、亲闻纪实特色,"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宗旨深受读者喜爱。

杂志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