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娇女》的“召唤-回应模式”及其黑人美学思想

作者:嵇敏即兴

摘要:召唤-回应模式常见于劳动歌谣、布鲁斯及灵歌、布道词、口头故事,集中体现了黑人美学的核心价值。作为一种叙事技巧,召唤-回应模式揭示了作者、读者、文本之间潜在的关系:多重互动与融合。《娇女》的文本语境强调了视角的多元化。叙事在螺旋式攀沿中形成一种警示性召唤:读者必须全方位思考而决不可抓住某个单一事件完成价值判断。声音的默契是集体力量的象征,它折射出黑人艺术的社会功能性。4、说中“一领众和”的召唤一回应模式灵活地捕捉瞬间即逝的人与事,即兴地再现了黑人美学的精华。在声音的概念上——谁说、跟谁说、说什么表明了欧洲传统与黑人传统的差异。莫里森把民族精神统摄于一个艺术大系统,通过民族语言和音乐召唤着黑人自我的完整性。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外国文学研究

《外国文学研究》(CN:42-1060/I)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双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外国文学研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国文学界最早创办的学术性期刊,在国内外有着广泛的影响。反映外国文学理论、思潮和创作的新动向,刊载比较文学研究的新成果,开拓外国文学和比较文学的新领域,扩展我国文艺界的视野。

杂志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