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病毒性肝炎血小板减少机制探讨

作者:马艳丽; 任万华血小板减少机制探讨病毒性肝炎患者暴发性肝衰竭血小板生成素脾功能亢进慢性肝炎重症肝炎免疫研究综合作用合理治疗发生率肝硬化发病机

摘要:病毒性肝炎患者血小板减少十分常见,在各型慢性肝炎和肝硬化中发生率约为37%~77%,在重症肝炎和暴发性肝衰竭患者中也有约50%的患者发生.长期以来,人们始终很自然的认为脾大及脾功能亢进是肝病血小板减少的主要原因.近年来,随着有关血小板生成素及免疫研究的不断深入,对病毒性肝炎血小板减少的原因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其机制较为复杂,为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为合理治疗病毒性肝炎血小板减少,本文就其发病机制做一些探讨.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CN:41-1221/R)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以提高为主,同时重视普及,努力做到普及与提高并重,遵循提高指导下的普及和普及基础上的提高原则,引导和推动学科发展。荣获1998年获河南省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被瑞典《开放获取期刊指南》收录。

杂志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