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周秦以降“礼乐为虚名”说考辨

作者:任慧峰新唐书礼乐仪注治教合一以礼入法

摘要:周秦之际,是中国礼乐文明发生转折的关键时期。北宋欧阳修将这一时期的变化概括为:“由三代而上,治出于一,而礼乐达于天下。由三代而下,治出于二,而礼乐为虚名。”实际上,周秦以降,礼乐与政治的关系有二:一是在西晋以后“以礼入法”,二是在朝仪、仪注以及家礼书仪的制定中均有士人的斟酌、思考在内,儒家伦理思想在建立公共秩序中发挥了显著作用。欧阳修的崇礼观念与宋代士大夫群体意识的高涨,以及六朝隋唐以来佛教的盛行有关。这种观念是宋代士人在国力衰弱情形下不得已在文化上寻求历史地位的做法,但忽视了汉代以后儒家学术、文化渗入政治,并进一步在社会普及的历史实际进程。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泰山学院学报

《泰山学院学报》(CN:37-1406/Z)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双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泰山学院学报》始终坚持正确的办刊宗旨和编辑原则,为学校教学科研服务,为开展学术交流服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注重依托地域文化资源和本校学术资源,实施质量立刊、特色兴刊、开放办刊策略,追踪学术前沿,倡导学术争鸣,努力打造地方高校学报品牌,在业界享有良好的声誉。

杂志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