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退隐者”姿态背后的人性坚硬与柔软——论白先勇《台北人》的人物塑造

作者:王言白先勇小说退隐人物塑造姿态历史变迁人性社会群体

摘要:一、“退隐者”姿态的角色具象化袁良骏在《白先勇小说艺术论》中提到,白先勇注目的,不是那些所谓“高升者”,反而是那些“退隐者”。在《台北人》里,白先勇的确捏塑了一批“隐退者”形象,他们顾历史之痛,展现实之思。这群“退隐者”,他们的前半生与历史洪流的冲刷与时代变演的繁复挂钩,后半生则自觉地将余下的生命全然埋没进他们的无限自我回忆中去。由此,在历史、社会、时间、生活与自我意识的多方面作用下,沧桑感便成为“退隐者”的角色符号象征,而整个“退隐者”历史群体便又自然成为那个忧患满满的时代的符号象征。作为由大陆来台的边缘化社会群体,《台北人》中的各色人等铸成了一幅纷繁复杂的世态百景图,他们或是上海百乐门的交际花,或是北伐时期的将军战士与将士遗孀,或是大户人家的下等奴仆,亦或是五四退潮后沦为教书匠的退隐英雄。他们看似各不相同又似乎命运相系,自觉地扮演着“退隐者”角色。他们的相同处在于:他们都是从大陆逃亡至台湾,且都曾在大陆有过一段辉煌灿烂的往昔岁月。然而在来台之后的几十年间,岁月变幻,历史变迁,有的崩溃而死,有的苟且活着,有的企图抱着老旧回忆终老……他们的命运逐渐分化演变直至天差地别,逐渐形成这群“退隐者”姿态的不同角色外化。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神州

《神州》(CN:11-4461/I)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旬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杂志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