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论乐器人格化的配器思维——以柏辽兹的《幻想交响曲》为例

作者:黄飞柏辽兹人格化乐器思维配器音乐体验表现特性

摘要:“乐器的灵魂”,这里的“乐器”自然并非是指乐器的实体.它代表着音乐中的形象,作曲家对于音乐体验的投射。而柏辽兹对于乐器表现特性的把握。通过乐思的承载而使其获得生命,并赋予个性。这种精彩的手法让人联想到,将乐器作为戏剧人物般的人格化的手法。通过乐器的组合、用声音的象征性姿态表达着自己。当然。从根本上来说这些都是作曲家想象中的心智,创造性的个人意识的投射。本文便从这一视域,以柏辽兹的《幻想交响曲》为例来分析乐器在乐曲中的人格化指向、角色化倾向和叙述性意向各个方面。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神州

《神州》(CN:11-4461/I)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旬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杂志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