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乌梅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作用分子机制相关通路的研究进展

作者:孙婳; 唐梦凡乌梅丸溃疡性结肠炎信号通路研究进展

摘要:溃疡性结肠炎具有病程长,反复发作,延迟愈合等特点。近年来,乌梅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取得了显著的疗效,但其具体作用机制尚未不清楚。许多研究对乌梅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发现乌梅丸对溃疡性结肠炎作用分子机制主要信号转导通路包括TLR/NF-κB、DOR-β-arrestin1-Bcl-2、JAK/STAT、Notch及Fas/Fas L等。现将乌梅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作用分子机制的信号通路做一总结,为乌梅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提供一定的实验基础和理论依据。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双月刊)创刊于1978年,由陕西省教育厅主管,陕西中医药大学主办,CN刊号为:61-1501/R,自创刊以来,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注重中医药学术水平,主要报道国内外本学科最新科研、医疗成果和学术成就。其学术质量上乘,版式编排规范,印刷装帧美观大方,连续数年被国家科委信息研究所收录。

杂志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