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君臣父子之间的仁与义——以《说苑》为例

作者:张丰乾一体之仁一体之义责任意识自省精神仁义之别

摘要:君臣父子之间,不仅有地位上的差别,也有伦理上的互动和情感上的交错。秦汉之际,政局发生激烈变化,思想界也呈现出新的形态,政治干预学术,学术关注政治,各派互相借鉴融合为特色。《说苑》广采百家而自成体系,其中关于仁和义的内容,既有理论上的阐述,也有事例的分析。其中主张圣王应有强烈的忧患意识,有一人不得温饱,或者有一人犯罪都会认为是自己的过失。这种圣王所体现的'一体之仁'与'一体之义',是衡量统治者德行和能力的最高标准。《说苑》之中提出了一种比较特别的伦理观念,即认为君臣父子的关系是'转相为本,如循环无端'。不同的生活情形往往会对于如何践行伦理原则提出挑战;父子与君臣之间的关系在核心利益发生冲突时也会构成尖锐的矛盾,导致悲剧的发生。'仁'包含了情感因素和亲情关系,而'义'则是社会伦理,二者有时会产生冲突。在日常的治国理政上,王霸之辩的实质就是'仁'与'义'何者优先的问题。《说苑》之中的'尧帝之忧''召公述职''天下归舜''大禹之泣''周公之政''越王之恐''高缭被逐''曾子受杖''目夷之逃''齐鲁之别''申鸣困境'等事例均有典型意义。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思想与文化

《思想与文化》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年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杂志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