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酱香型白酒的轮次酒以及“二次制曲”过程中的风味物质分析

作者:戴奕杰; 李宗军; 田志强; 杨金川酱香型白酒理化指标酒醅风味物质气相色谱

摘要:从酱香型白酒发酵过程中采集酒醅和轮次酒样本,检测其中存在的微量成分及其含量,以期总结出酱香型白酒的风味特性。从轮次酒的检测中发现,醇类含量最高的是正丙醇(max=6.76g/L),酯类是以乳酸乙酯(max=2.98g/L)和乙酸乙酯(max=2.85g/L)的相对含量最高,有机酸中含量最高为乙酸(max=1.48g/L),醛类物质以乙醛(max=2.31g/L)含量较高。从酒醅的检测中发现,醇类物质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依旧是正丙醇(max=7.11g/kg)含量最高,起窖高,下窖低。含量最高为乙酸乙酯(max=3.78g/kg),其次为乳酸乙酯呈现先升后降趋势,且中间轮次达到最高值(max=0.81g/kg)。酸类变化幅度较小,乙酸含量最高(max=1.83g/kg)。醇、酸、酯类物质在窖池发酵的含量高于堆积发酵阶段,说明高温堆积将部分前体物质带到窖内进行分解,并在酒体中高效提取,成为轮次酒中的关键组分。醛类物质整体变化趋势为逐渐上升再下降。总体趋势均表现在第三、四、五轮次酒中维持较高的含量,为优质基酒的产出提供物质前提。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食品研究与开发

《食品研究与开发》(CN:12-1231/TS)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半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食品研究与开发》是一本既有基础理论研究,又包括实际性刊物。内容包括:食品营养基础理论研究、食品营养科普知识、食品新工艺研究、名特优新食品工艺介绍、食品卫生、法规、食品机械、食品包装等、新产品新技术介绍、食品添加剂产、供、销情况介绍、国内外食品发展现状和趋势、国内外食品市场信息以及企业风采、食品文摘、文献综述和食品检测报告等。

杂志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