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本觉”与“无我”——佛教“心性论”的主体与非主体之辨

作者:张震本觉无我主体性代词性第四时

摘要:“本觉”之心体虽然具有自为、自使、自行和自止的主动性,但这一能动却与主体性哲学相异。“本觉”否定了心体的实体/实有性,强调觉心发起的“在世”和形式的“随机摄化”。在“非镜”的视域下,其“不以意识去思维意识、不以心捉心”消解了“自我意识”对整体时间的割裂。同时,不被意识割裂出来的“念”本身即成为“无我”的“第四时”,即:“本觉”构建了一个无客体化行为的非对象性“主体”,一个代词性的虚指“主体”,它与普贤时间同一,是一个可不断生成和创造价值,同时也是在自我消融中的“无主体”之“主体”。这不仅是对汉传佛教“心性论”与原始佛教“无我论”的一种理论调和,也对进退维谷的当代主体性哲学具有某种借鉴意义。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世界哲学

《世界哲学》(CN:11-4748/B)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双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世界哲学》是部级哲学理论刊物,是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期刊之一,并被列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杂志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