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一曲秦腔韵,百年易俗社

秦腔艺术易俗社上海戏剧学院中国故事青年演员国际艺术节配合默契

摘要:戴平(上海戏剧学院教授):易俗社的故事,是以秦腔艺术讲好了秦腔艺术人自己的故事。这台戏的成功,也是我们戏剧届、文化届讲好中国故事的一个典范。总体上这台戏的编导、音乐和舞美都很出色,每一个演员饰演的角色都有血有肉,大家配合默契,我们看到一些青年演员开始接班。《易俗社》可以说是第国际艺术节中非常具有特色的一出戏,非常真挚。我们祝贺秦腔《易俗社》的成功,也盼望秦腔以后常来,为我们上海的舞台增添西北特色,使它更加艳丽光彩。陈达明(剧作家、评论家):由易俗社人来演易俗社的百年风云,是中国非常独特的一道风景。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上海戏剧

《上海戏剧》(双月刊)创刊于1959年,由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管,上海市文艺期刊中心主办,CN刊号为:31-1154/J,自创刊以来,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上海戏剧》始终用自己的方式宣传、研究、交流、弘扬戏剧艺术事业,用百分之百贴近创作演出实践的精神和态度,用与戏剧艺术、戏剧工作者最为贴近的形态和方式,把中肯精到的评论、热情有效的建议化为亲切随和的文字、通俗晓畅的文风,为戏剧艺术的繁荣和发展提供能源和推力。

杂志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