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找回话剧的“人格魅力”

作者:高龙民观众话剧演出票房共鸣艺术形象舞台市民阶层世俗人物人生体验

摘要:近些年来,在话剧演出市场的无形遥控下,为了能够争取更多的观众,赢取更高的票房,舞台上的话剧人物大都以"真实而平凡、可亲又可近"的艺术形象力图与观众产生人生体验上的共鸣.特别是都市时尚话剧,无论是白领一族,还是市民阶层,或是乡人打工仔,他们大都具有一颗世俗的心,一种常人的情,一段有趣的事,让观众感觉到这些人物就在他们的身边;即使是塑造上世纪初的风尘女子、老板大亨,或是新世纪的人民公仆、英雄人物,话剧创作也始终在人性欲望与世俗态度两者结合的层面上,让风尘女子得到升华而美丽起来,让英雄人物更加平凡而亲切起来.于是,这种日常戏剧演出的剧场里经常会发出一种会心的笑声,一阵由衷的掌声.这是话剧创作者们经过不懈的努力,最终摆脱了"工具论、概念化"创作的桎梏,让话剧回归艺术本体的胜利.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上海戏剧

《上海戏剧》(双月刊)创刊于1959年,由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管,上海市文艺期刊中心主办,CN刊号为:31-1154/J,自创刊以来,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上海戏剧》始终用自己的方式宣传、研究、交流、弘扬戏剧艺术事业,用百分之百贴近创作演出实践的精神和态度,用与戏剧艺术、戏剧工作者最为贴近的形态和方式,把中肯精到的评论、热情有效的建议化为亲切随和的文字、通俗晓畅的文风,为戏剧艺术的繁荣和发展提供能源和推力。

杂志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