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校邠庐抗议》名义新证与校邠庐变迁史--兼证《校邠庐抗议》的成书时间

作者:吴柱冯桂芬校邠庐归隐

摘要:清儒冯桂芬凭借《校邠庐抗议》奠定了其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地位,其斋名"校邠庐"与书名"校邠庐抗议"的内涵、寓意也成为学界分析冯氏政治思想的重要依据。但中外学者对此作出的四种解释都是错误的,对校邠庐的诞生始末和《校邠庐抗议》的撰著时间也失于考证,在此基础上对冯氏政治思想和政治主张所作的推论不可信据。"校邠"本义是"检校《豳诗》",取自清人厉鹗一首隐居诗。冯桂芬化用其意,集中反映了他在经历了仕途的种种坎坷之后厌弃官场,决意归隐著述的思想情结。"抗议"则明用《后汉书》"抗论当世"、暗用《孟子》"位卑言高"两个典故,体现了他身在江湖而心忧社稷的家国情怀和知识分子强烈的使命感。他于1860年春隐居于苏州西南郊光福镇耕渔轩,校邠庐便是耕渔轩中的著书斋,《校邠庐抗议》的大部分内容都撰写于此时此地。之后耕渔轩毁于太平军战火,冯桂芬避难上海。1864年返苏州后重修,仍沿用耕渔轩和校邠庐之名,直到1866年冬举家迁往木渎镇,校邠庐亦随之而迁。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史林

《史林》(CN:31-1105/K)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双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史林》以刊登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社会史、世界史及上海学研究等最新研究成果为主,并开设城市史、口述史、海外史学名著评介、书评、读史札记等专栏。

杂志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