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农村社会中的有限个体化——以华北P县西水村为例

作者:梁晨有限个体化工业化乡土伦理社区舆论

摘要:个体化命题抓住并解释了西方社会中本质性的社会变迁模式。在中国的社会变迁过程中,个体化展现出中国人的社会关系。中国的个体化与西方有所不同,中国社会的个体化是有限的个体化。这种有限性不仅体现在国家的规范和“无公德的个人”现象的产生,还体现在个体化带有传统的社会秩序和伦理道德特征,体现在社区舆论对个体化有所限制。本文通过对西水村个体化案例的剖析认为,传统道德世界、社区舆论约束与无公德个人的个体化交织在一起,共同对现代年轻人的个人观念和行为发生作用。中国社会的个体化是受到原有亲缘关系、社区舆论、乡土伦理制约的,与传统社会秩序和伦理道德交织在一起的有限的个体化。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社会发展研究

《社会发展研究》(CN:10-1217/C)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季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杂志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