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反思大上海空间结构——试论大都会区的空间模式

作者:陈秉钊空间结构区域城市

摘要:首先回顾上海城市总体规划的历史。解放前的上海城市总体规划是有机疏散的空间结构。而解放后历次总体规划则逐步加强着"等级—规模"的空间结构,这是源于"中心地学说"的理论。然而"中心地学说"是在农业社会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理论,已难适应工业化社会,尤其信息化的现代城市空间结构要求。其次,反思上海的总体规划不断被突破的教训,对照国际大都会区的经验和教训,上海应摆脱独立城镇的体系概念,应建立起区域城市的理念。最后指出,当人类经济、社会活动发展到信息化的时代,城市空间结构则应向高层次演化,即形成"以大区域为单位、大尺度核心集聚",以及"形成多核心、多轴带等复杂集聚体系",建构上海城市空间结构,其中区域的交通体系的建构是关键。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上海城市规划

《上海城市规划》(CN:31-1706/TU)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双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上海城市规划》理论性和实践性有机结合,坚持立足上海与长三角的地域特色和立足城市的历史文化底蕴,宣传上海城市规划建设成就,探讨城市和区域规划中的理论与实践,透视城市发展的热点问题,介绍国内外规划设计的新理论、新方法。

杂志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