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后生产主义下消费农村的理论和实践

作者:王瑞璠; 王鹏飞农村资源消费农村后生产主义乡村性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及我国人民温饱问题的解决,我国农村社区和农业生产发生巨大变化.在一些经济发展较快的大城市周边农村地区,农村生产功能逐渐减弱,而农村的休闲、娱乐、文化、教育等消费功能逐渐增强,形成了将乡村性特征商品化的消费农村模式.消费农村产生于生产主义向后生产主义演变的背景下,通过商品化将具有乡村性表征的农业生产要素及农村其它自然、人文要素扩展为消费的对象.基于农村空间商品化理论,结合各种文献对消费农村的概念、形式的综述,本文对北京郊区消费农村实际状况进行了检验,以期为我国农村地区发展提供新的研究视角.实践证明,通过消费农村的活动不仅使农户经济收入来源增多,有利于农村资源的保护和地方文化和遗产的传承,还有益于建立密切的城乡要素互动.为推进消费农村的开展,政府应加强对消费农村的引导,给予农户资金、信息、技术等方面的支持以及培养农户挖掘地方性的能力.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CN:11-3189/N)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双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杂志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