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日本鳗鲡幼体的耳石微化学分析及其环境指示元素筛选

作者:郭弘艺 张亚 唐文乔 刘东 张旭光 吴嘉敏日本鳗鲡矢耳石微化学srxrf定量分析早期生活史长江口

摘要:在长江口日本鳗鲡鳗苗捕捞汛期,于长江靖江段采集日本鳗鲡幼体,采用同步辐射X射线荧光(XRF)定量分析方法测定了幼体矢耳石中14种元素的含量,分析了在海洋与淡水早期生活史阶段的微化学特征。结果显示,耳石中Ca和Sr为常量元素,Ba、Fe、Mn、Zn的含量也为1~10μg/g,Cr、Ni、Se、Co、Cu、Au则在1μg/g以下。Ni、Cu、Mn、Cr、Co、Zn和Sr含量的稳定性较好,全部测量值的变异系数在30%以下;Se、Au的含量低且极不稳定,变异系数达40.8%~75.0%;Fe在不同个体间存在显著的含量差异,但其他元素不存在个体差异。在海洋生活史阶段,Mn、Se、Co、Ba为强富集元素(BCFa-e〉1 000),Sr、Fe、Zn、Ni、Cu为中等富集元素(BCFa-e在100~1 000)。除Sr、Ba和Se外,卵黄囊期和柳叶鳗期的耳石富集系数并无显著差异。在淡水生活史阶段,Sr和Co为强富集元素(BCFf〉1 000),Se、Zn、Cu、Ba、M n为中等富集元素(BCFf在100~1 000),Ni、Fe为低富集元素(BCFf在10~100)。与海水阶段相比,耳石在淡水阶段的Fe、Ba、Mn、Se、Co、Ni富集系数均大幅减小,而对Sr、Zn、Cu的富集能力有所增大。研究表明,耳石内的Sr、Ba、Ni、Co为环境强响应元素,Fe和Mn为环境弱响应元素,Zn、Cu和Se为环境负响应元素,幼鳗自海洋至淡水的迁徙过程中,前者存在明显的时滞效应,但后两者的日间含量波动较大,缺乏响应的规律性。研究表明,用作鱼类迁移行为或栖息地环境变化的指示元素,需要具备耳石富集效应强、时滞效应小、不同环境间含量差异大、稳定性好、且为非必需元素等特点,因此,只有Sr和Ba两种元素符合这些条件。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水产学报

《水产学报》(CN:31-1283/S)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水产学报》被《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剑桥科学文摘社ProQeust数据库,《动物学记录》收录。曾先后三次获中国科协专项基金资助、获水产类期刊一等奖。

杂志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