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四川羚牛繁殖期集群类型及海拔分布

作者:陈万里 谌利民 马文虎 李英 葛宝明集群大小集群类型独牛繁殖策略

摘要:为了探究繁殖期四川羚牛Budorcas taxicolor tibetana的集群特征,于2012年7月在四川唐家河部级自然保护区开展了羚牛集群类型与海拔分布的研究。在唐家河的8条监测样线(总长度约68.2km)上记录到39群469头次,其中完整辨别群结构的有36群448头次。群体可定义为独牛、家群、混合群、社群和公牛群,研究期间大部分集群(83.33%)的个体数≤20。除独牛和公牛群外,群体平均大小为(14.70±2.63)头,各类型集群大小差异显著(F2.27=8.463,P=0.001)。独牛、家群、混合群和社群的记录海拔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F3.31=11.8488,P〈0.001),除公牛群外羚牛集群的平均海拔为(2015.37±89.74)m。羚牛集群记录的海拔与集群大小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相关(y=29.76x+1465,R^2=0.802,P〈0.001)。研究认为,繁殖期集群类型的变化与繁殖活动密切相关,聚集群和独牛是繁殖期雄性成体不同繁殖策略的体现。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四川动物

《四川动物》(CN:51-1193/Q)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双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四川动物》系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生物科学类学术性期刊。主要报道:动物学及其分支学科和野生动物保护方面的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的成果、理论、经验和动态。

杂志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