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若干问题研究

作者:于同志; 陈伶俐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故意传播报警电话公安机关现场处置紧急措施法院审理行为构成严重后果有期徒刑

摘要:案例1:2004年9月12日10时许,被告人杨某因盗窃北京某超市商品,被超市人保科扣留随身携带钱物。为报复超市对其不妥当的处理方式,杨某于当日11时许拨打110报警电话,慌称其在某超市放了炸弹,并索要100万元,否则20分钟后引爆炸弹。公安机关接警后,立即组织大批警力前往超市疏散群众并采取紧急措施进行现场处置,造成超市暂停营业两个多小时,并丢失了一些商品。北京市某区法院审理认为,被告人杨某的行为构成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鉴于没有造成严重后果,从轻判处杨某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人民司法

《人民司法》(CN:11-1602/D)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旬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杂志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