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儒家“道”、“德”观之寻根阐释及其“形上化”之后果

作者:陈徽儒家天道观理学道德判断

摘要:'道'与'德'就其源始义而言,皆是表示在'天命'之'感召'情境下的'行',其本身即是先民的生存境遇之表达.由此处境而发,便进一步开显出了中国古代思想史上极其重要的'生生为本'之观念以及儒家的表现为'赞天化育'之形式的'天人一体'的天道观.然而,随着宋明理学之勃兴,不仅'道'、'德'的源初意蕴被日趋'盘剥',而渐为'形而上学'之思想物;相应地,儒学也逐步地从作为其立足之根的'人伦日用'中'滑脱'出来,从而沦为空寂与僵执,失去了作为其本质特征的'通经达权'或'顺变精义'之精神,于是,在社会生活中,便引发出许多消极之后果.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人文

《人文》(CN:61-1005/C)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人文》是我国唯一以“人文”冠名的学术理论刊物。自创刊以来的近半个世纪,它一贯明确倡导彪炳人文精神,传承中华文明,践行学术研究中的学术性、思想性和原创性,以质衡文,出精品,创一流,积极地参与到当代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进程之中,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杂志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