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以新型城市合作促进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

作者:张学良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一体化发展城市合作区域协调发展区域合作机制合作模式中国传统利益共享机制

摘要:2018年11月5日,国家主席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提出,将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积极推动新型城市合作,完善区域合作新机制,有利于促进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也有利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向更高质量迈进。中国传统的城市合作模式以对口支援(帮扶)和扶贫协作为主,体现了“强扶弱”“好帮差”“东部带中西部”的阶段性特征,充分彰显了政治和制度优势。当前,中国区域发展的实践中出现了“毗邻区合作”“蛙跳式对口合作”“新型飞地经济合作”“托管式合作”等多种新型城市合作模式,形成了较为健全的区域合作机制与区际利益共享机制,这为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乃至全国的区域协调发展提供了新思路。现阶段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借鉴与推广新型城市合作模式,通过资源跨区域整合释放经济发展新动能,对于促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区域经济评论

《区域经济评论》(CN:41-1425/F)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双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区域经济评论》办刊宗旨是:创新区域经济理论,服务区域经济实践,探析区域经济政策,总结区域发展经验。本刊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和“双百方针”;注重刊物的学术性、创新性、前瞻性和应用性;面向全国,致力于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提供理论支持,为广大学者和经济工作者提供学习、交流的阵地,为区域经济研究顺利开展提供新的平台。

杂志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