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学校课程发展“中国模式”的建构与实践

作者:崔允漷课程改革学校课程发展课程发展模式课程发展专业规范

摘要:课程改革理想与现实之落差是一种"世界病"。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如何攻克校本实施的难关,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校课程发展模式,这是一个重大的课题。该研究与实践历时22年,坚持基层探索与顶层设计、本土行动与国际视野相结合,创建了基于教师、方案、学生三要素互动理论的学校课程发展模式,其是指学校依据国家课程改革的相关文件,围绕学校教育哲学,在学段、学科/学期、单元/课时三个层面整体建构学校课程体系的一套专业规范。该模式通过基于设计的研究,首创从选修课、活动课到校本课程的发展路径;通过开发系列案例,率先建立研究性学习的课程规范;重构国家课程有效实施的专业规范,形成从研读课程标准和教材,到编制学期课程纲要,再到编写新的单元或课时教学方案;利用基于证据的课堂观察,促进教-学-评一致。该模式在实践中持续完善与推广,已成为我国中小学课程发展的基本样态。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全球教育展望

《全球教育展望》(CN:31-1842/G4)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全球教育展望》始终秉持“全球考量、本土行动”的办刊理念,紧密追踪全球教育研究的最新理论,重点反映我国当前教育发展特别是课程改革的最新成果和热点问题,努力服务于有志于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各界人士。

杂志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