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彼岸”之思——试论物自体的被扬弃之路

作者:宋戈辉对象现象物自体不可知论感性活动

摘要:康德为调合知识论危机,设立物自体(Dinge an sich)作为认识不可达到的彼岸世界,在确立知性范围内所获得知识的有效性同时,留下了不可知论的残余;黑格尔立足于绝对精神,通过概念的矛盾分析,揭示了“物自体”不仅其本质是虚无,并且实际是由主观所设立的,因而通过将“物自体”纳入思维中来实现。笔者通过考察“物自体”概念以及逐步被克服的历史,旨在揭示:马克思站在唯物主义立场上,引入感性活动作为理论基础,从一个全新维度即实践维度来思考和解决这一问题,使黑格尔在思维领域所达到的对“物自体”的克服为现实的人所有,不可知论问题在实践唯物主义中得到解决。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青年与社会

《青年与社会》(CN:53-1037/C)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旬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青年与社会》青年刊物。以培育“四有”新人,帮助激励青年建功成才为己任。遵循“严谨、求实、公开、优质”的方针,力求体现“现代”、“实用”、“综合”三大特色。

杂志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