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从汉学到中国学:贝德士与秦汉史研究

作者:田彤贝德士秦汉史汉学中国学

摘要:在1930年代“ 汉学” 向“ 中国学” 转变的关键时期, 贝德士于1935年向耶鲁大学提交博士学位论文《中华帝国的形成》 , 有别于德、 法以文献、 名物考订为要旨的“ 汉学” 传统, 顺应英、 美立足现实问题而溯源古代历史的“ 中国学” 潮流, 从公元前2 2 1年至公元前8 7年的秦汉史入手, 以西方实证史学的传统、 世界史的视野、 社会学与政治学交叉的方法, 探讨中国集权政治框架延续及不断自我重建的本质.其特点: 一是构建出威权、 地域( 族群) 、 文化三位一体的“ 中华帝国” 的分析模式; 二是剖析制度、 组织及其内在的以儒、 法为核心的政治理念; 三是在历史的因果链条中评价秦始皇、 汉高祖、 汉武帝的政绩及其制度、 组织的特性.贝德士指出, 正是儒、 法交相为用的政治原则, 造就并强化着专制政体.惜因论文未公开出版, 贝氏学术旨趣隐而不彰.虽然直至1980年代, 随剑桥系列中国史的出现, “ 中国学” 的地位最终确立, 但无论是从理论预设、 论述框架的提出, 还是从政治制度、 社会结构和文化特性的总结来看, 贝氏论文与1986年出版的《 剑桥中国秦汉史》 都具有高度一致性.在从“ 汉学” 到“ 中国学” 转变的学术系谱上, 贝氏论文堪称典范之作, 理应具有“ 界标” 性意义.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齐鲁学刊

《齐鲁学刊》(CN:37-1085/C)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双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齐鲁学刊》以学术水平作为取舍稿件的首要标准,注意优化选题,强化特色,提倡严谨扎实的学风,鼓励各抒己见,支持自由平等、相互尊重的学术讨论和百家争鸣,使刊物的学术质量不断提高,所刊发文章被其他报刊转载、摘编的篇次和比率,在全国同类期刊中名列前茅;刊物的社会影响也不断扩大。

杂志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