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南京地区雨雾的形成及其结构特征

作者:严文莲; 刘端阳; 濮梅娟; 李子华雨雾宏微观结构天气形势

摘要:为研究南京冬季雾的物理化学过程,揭示空气污染与雾水化学结构的关系及建立雾的预报方法,2006—2007年冬季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进行了雾的外场综合观测试验。利用所获得的资料及南京观测站2006—2008年的常规观测资料,对雨雾天气下的天气形势和雨雾的宏、微观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南京地区出现雨雾的地面形势主要有锋面型、冷高压底部型和低压倒槽型;弱冷空气入侵是雨雾形成的重要条件;较强的逆温层存在,且边界层上层气温高于近地层,是形成雨雾的又一个重要的条件;雨势增强或地面风速加大,干冷空气的不断侵入,都可能造成雨雾消散。雨雾的本质就是蒸发雾。雨雾的数密度、含水量和平均直径与其他种类雾相比都比较小;雾滴谱很窄,其曲线变化成指数快速下降。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气象

《气象》(CN:11-2282/P)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杂志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