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现象学的新转向?——以德国与日本的哲学为例说明欧洲与东亚思想的互相丰富

作者:格奥尔格·施登尔; 夏一杰现象学胡塞尔德国哲学日本哲学全球化对话新转向

摘要:本论文尝试重新思考和审查现象学研究的开端与哲学潜能。首先我通过分析现象学研究的重要基本概念以及方法上的、系统化的观点,以胡塞尔为起点追溯了现象学的道路。我的第一个论点来自于这一个见解,即并没有唯一的现象学,而是有通向它的不同路径,它们各自带来了别的布局各异的基本概念与思想样式。因而我谈论'现象学的代际生成性'或者'现象学的谱系学',或者,用奥根·芬克与莫里斯·梅洛-庞蒂的话说,谈论一门'现象学的现象学',它直到21世纪前三分之一的开始还有后继者与当下的影响。第二个论点内容是,现象学的欧洲计划触碰到了它的边界,只要它仍停留在'欧洲精神'范围之内。鉴于全球化这一点表示一个新的挑战:全球化不仅涉及经济、技术与政治,而且涉及哲学思想本身。我把迄今为止锚定在西方的现象学的自我理解作为问题通过以下方式加以讨论:1)我借助明治时期之后以现象学为指导的日本思想表明了,思想境域以及与之一起的基本概念与现象格局的变动以及如何变动的,确切地说,表明了它们的重新成为问题以及如何重新成为问题的;2)凭借对现象学基础研究的两个主要概念——即'体验'与'世界'或'多个世界'——的研究,给双方都带来丰富成果的对话得以可能,这场对话不仅使共同的基本特征而且也使固定于思想的与文化之中的差异显示出来。就此本论文的尝试也可以助于使得东亚与欧洲的对话在朝着中国思想及其在现象学上的开端的方向上拓展与加深,从而现象学分析在全球尺度上的一个新的非常值得欢迎的品质或许会随之而来。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清华西方哲学研究

《清华西方哲学研究》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半年刊,是研究西方哲学研究的专业性论文集,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杂志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