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意识形态批判与马克思历史科学的可能性

作者:刘举意识形态历史科学实践内涵价值性追求辩证法

摘要:当前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特质争论应突破学科理论体系建构的思维范式,继续深化对其科学性何以可能的元理论问题进行追问。马克思的历史科学早已超越了传统认识论的思维视界,他在意识形态批判中获得了社会历史科学内涵理解的新高度。在此,历史科学的可能性问题变成了一个实践性和价值性问题。作为意识形态批判的马克思历史科学是在对德国古典哲学和实证主义科学的扬弃中建立起来的,凸显了把自然史与人类史辩证统一起来的内在张力,突破了西方学者把科学同实践、价值以及意识形态同历史科学简单对立起来的理论困境。因此,在审视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阐释和学科建设上,我们必须破解科学主义的教科书思维方式,凸显辩证法的自我批判内涵和精神价值旨趣。深入挖掘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内涵是我们把握马克思历史科学的钥匙,也有益于在我们时代的意识形态批判中丰富和发展历史唯物主义。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青海社会科学

《青海社会科学》(CN:63-1001/C)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双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青海社会科学》杂志1992年被列为全国综合类社会科学重要期刊和民族学类优秀期刊;2002年、2007年连续两次获青海省社科期刊编校质量一等奖;2009年被评为中国北方十佳期刊;2012年进入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行列,成为青海省唯一一家获得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荣获中文优秀期刊(1992)、2003年获青海省汉文社科类期刊编校质量一等奖。

杂志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