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如何理解课堂中“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作者:李传兆课堂教学学生自主学习尊重学生受教育者教学理念

摘要:教师能比较灵活地驾驭课堂教学,尊重学生,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并能以学生自主学习的顺序来展开教学的程序,对教案的预设进行及时的调整,真正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学理念,也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教学思想。下面就谈谈几点想法:一、预设—课堂教学中“框框” “框框”这个词语在词典中的注解为事先划定的范围。多少年来,传统教学中,正是因为受这知识观的“框框”支配,教师始终执掌课堂教学的大权,是教育者,其职责是传道授业;学生始终是受教育者,其任务是学习。教师的任务是执行预设的教案,进行预设教案的教学,把教学目标分解成一块一块的,零零星星的,详尽而缜密,环环相扣的发问,小心翼翼地求证,一柑睛愿地为学生预设着一条尽快接受知识的“绿色通道”。如果有领导来听课、检查,这时就想方设法让学生顺着自己设下局往里面钻,学生回答的问题远离自己预设的答案,学生钻不进自己的圈子,这时教师就干脆让好的学生回答,基础差一些的学生,只能做“陪客”,直到学生顺顺当当当上了自己的“俘虏”,才肯罢休,让“死”的教案支配和限制“活”的学生,遏止他们在课堂上的思想和生命活力,他们如同“被剪掉翅膀的鸽子”再也难以展翅高飞,使原本鲜活灵动充满情趣的课堂变得机械刻板,致使课堂教学沉闷、封闭、僵化。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启迪与智慧

《启迪与智慧》(CN:22-1391/G0)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启迪与智慧》通过个性鲜明的人物,为孩子树立了一个个前进的“榜样”;通过寓意深刻的故事,使孩子懂得“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通过“情感”故事,使孩子懂得亲情、友情的珍贵;通过生动活泼的“奇闻”、“童趣”故事,使孩子扩大视野,培养孩子求知探索的兴趣;还通过“成长”的经历、“思维”的启迪,告诉孩子如何做人、如何处事、如何成功……

杂志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