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中国传统架厢运木的历史及社会文化贡献探讨

作者:张德成架厢集材森林采伐森林文化林业文化遗产

摘要:架厢运木是我国山区旱运木材的一种方法,是我国木材集运中的技术创造,也是一项非常重的体力劳动,探讨其社会文化贡献,有助于全面认识并弘扬这一传统技术。从金、明、清、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等五个阶段来梳理架厢运木的历史,总结其特点,分析其社会文化贡献,并对架厢运木保护提出建议。研究认为:架厢运木的历史背景是大规模采伐集材,在人力资源相对廉价、集材技术水平不高的时期采用,应用之处均为沟壑险峻的采伐地。架厢运木的社会文化贡献主要表现为推动区域木材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城市发展、增进民族和谐、创造文化遗产、启发技术进步、提供精神动力。架厢运木属值得弘扬的优秀传统文化之列,建议将架厢运木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保护、再现其实物及运木过程、推动架厢运木进入博物馆、加强对架厢运木的研究与创新、推进架厢运木保护及管理工作的信息化。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农业考古

《农业考古》(CN:36-1069/K)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双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农业考古》着重从考古学和生产力角度研究我国古代农业技术的成就和历史,普及农业历史知识,为实现代化服务,同时用较多的篇幅介绍国外农业起源、稻作起源、农业历史方面的研究成果和农业考古研究的理论、方法及先进技术,供国内学术界借鉴、参考。

杂志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