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聋童早期语言干预:究竟是口语还是手语?

作者:刘俊飞; 许梦杰; 杨亦鸣聋童语言干预手语双语教育人工耳蜗

摘要:聋童早期语言干预究竟应该使用何种语言,这一问题在聋教育界一直饱受争议。口语派认为,聋童能够借助读唇、残余听力、助听器或人工耳蜗等学习口语,手语教学在语言干预中往往被排除在外。与此相反,手语派根据语言习得关键期理论及聋人语言和文化等研究成果,强调聋童早期学习手语的诸多益处。本文系统梳理了口语派和手语派的基本观点及其发展历史,并主要从语言学等角度来看待口语和手语之争。通过比较,认为适合作为聋童早期语言干预的语言形式是手语;如果盲目强调口语的重要性,而忽视手语的发展,聋童将会被置于错失语言习得关键期的风险之中,从而成为没有母语的个体,其语言与认知等一系列能力的发展,也可能受到影响。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CN:32-1551/I)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季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将大力推出科学性、独创性、实践性相统一,具有新见解,新发现、新视角、新方法、新文风的学术论文;将从现实的文艺实践和学术活动中发现新课题,组织热点专题研究,从学术理论层面上作出探索与应答。

杂志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