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崇明拟异小杆线虫gsa- 1基因的功能鉴定

作者:马丽君; 黄金; 胡天翼; 黄小娜; 张克云昆虫病原线虫崇明拟异小杆线虫rnai嗅觉

摘要:[目的]昆虫病原线虫(entomopathogenic nematode,EPN)的嗅觉趋化性及适应性是影响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因素。本文目的在于鉴定崇明拟异小杆线虫Heterorhabditidoides chongmingensis DZ0503CMFT(DZ)品系中gsa-1基因的生物学功能,探讨该基因对DZ线虫的嗅觉趋化性及适应性的影响。[方法]根据前期构建的DZ线虫与其自身共生菌菌株Serratia nematodephila DZ0503SBS1 T(S1)及其非自身共生菌S.nematodiphila DR186(186)的数字基因表达谱(digital gene expression profile,DGE)文库中的差异基因,选取化感神经元中广泛表达的G蛋白Gα亚基的基因gsa-1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饲喂法将gsa-1的dsRNA导入线虫体内进行RNAi,从而降低线虫体内gsa-1基因的表达量。利用荧光定量PCR检测RNA干扰效果,并统计线虫的趋化性、嗅觉适应性、体长、寿命、发育历期及雌虫比例等变化。[结果]DZ/S1单菌侵染期线虫与DZ/186相比其趋化性及适应性均有显著差异。DZ/S1组的线虫对苯甲醛及活体大蜡螟幼虫的趋化性指数分别是DZ/186组的2.99倍和8.62倍。DZ/S1组的线虫对苯甲醛的嗅觉适应性较DZ/186组更强。gsa-1基因在DZ/S1单菌侵染期线虫中的表达量显著下调,相比DZ/186组下降了34.30%。gsa-1 RNAi后,其表达量相比对照组被抑制了54.19%。gsa-1 RNAi组线虫对苯甲醛的趋化性及对活体大蜡螟幼虫的趋化性明显升高,其趋化性指数分别是对照组的4.22倍和2.14倍。gsa-1 RNAi组与对照组之间嗅觉适应性、体长、寿命、发育历期及雌虫比例没有显著差异。[结论]通过RNAi方法初步验证了DZ线虫gsa-1基因的生物学功能,该基因负调控崇明拟异小杆线虫的嗅觉趋化性。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双月刊)创刊于1956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南京农业大学主办,CN刊号为:32-1148/S,自创刊以来,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主要刊登作物遗传育种、生理生态、栽培与耕作,植物病虫草害防治,生命科学,园艺科学,食品科学,动物医学,动物科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农业应用化学及农业工程等学科的研究论文、实验技术、文献综述、科研简报以及反映最新成果的科技快讯。

杂志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