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社会热点:初中思品课不可或缺的课程资源——由老人跌倒无人救助而致死引发的课程思考

作者:袁绍旭思品课教学社会热点课程资源老人救助跌倒思想品德教材初中

摘要:让我们首先来了解2010年的一起案例:事情是这样的。88岁的李爹爹日前在离家不远的菜场口摔倒后,躺在地上1个小时,围观的人越来越多,但就是无人敢上前扶他一把。尽管后来李爹爹家人赶来将他送往医院,李爹爹还是因鼻血堵塞呼吸道窒息死亡。88岁老人摔倒无人敢扶,从某种意义上说,可以说人们是在消极行使自由的权利,这种状态,自然没能达到人们以积极的自我实现来发挥社会互助的更高境界。由老人跌倒无人救助而致死引发的一系列话题一度成为社会讨论热点。翻开我们的思想品德课本,从家庭伦理到同学情谊,从公民道德到民族精神,从个人价值到社会价值……都有详尽的阐述和明确的要求,内容可谓是应有尽有,然而,在教学中,这种塑造完美人格的美好愿景似乎总显得有些苍白,思想品德教材也似乎越来越沦为考试的工具,而非道德感化的标本,原因可能有很多,但其中有一点值得我们去探讨,那就是教材中列举的事例作为课程资源丰富了教材,提高了学生辨析能力,但有些事例也有两点不足:一是不能完全贴近当下的社会生活。这是编制教材无法克服的;二是某些事例有杜撰之嫌,缺少真实感,似乎是为了说明某一问题而预设的。一、社会热点在思品课教学中的必要性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学校德育不应背记某些规则、良训箴言,关键是发展道德判断力,才能适应变化着的社会。这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提醒,社会是变化着的,时常会有些事件拷问我们的道德良知,而我们的学生也不是生活在真空之中,社会上的热点事件也会被他们了解,我们也不可能让他们用书本上的条条框框去解释此类问题,而这些问题又是我们无法回避的,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内蒙古教育

《内蒙古教育》(CN:15-1044/G4)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半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内蒙古教育》以“指导教改实践,注热门话题,传递八方信息,荟萃教研成果”作为办刊宗旨,重视角的宏观性、全局性和指导性,传教育领域的新思想、新观念、新典型,息传递快捷,角度新颖,文风朴实。

杂志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