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马铃薯黑痣病防治

作者:朱杰华黑痣病轮作倒茬种传病害发病株率多年生牧草呋酰胺井冈霉素福美双嘧菌酯病穴

摘要:马铃薯黑痣病症状典型的土传和种传病害,病原菌在土壤中可存活2—3年。近年来,许多马铃薯主产区由于无法实现轮作倒茬而致使该病害的发生与危害日益严重,已严重影响了薯块的外观和商品价值。一般田块黑痣病发病株率在5—10%,但发病严重的地块可达到70—80%。该病分布广泛,在我国各马铃薯主产区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尤其是在我国北方如东北、河北及内蒙古等地区发生普遍,发病率较高。其防治措施如下: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农村科学实验

《农村科学实验》(CN:22-1146/S)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旬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农村科学实验》主要面向农村,面向农民,普及农村各业实用科学技术知识。以“宣传政策、指导工作;产研交流,科普富农;服务农村,促进发展”为宗旨。

杂志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