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城市艺术区的人类学研究——798艺术区探讨所带来的思考

作者:方李莉艺术区后现代社会城市景观

摘要:在互联网和全球化的推动下,今天的社会发生某种新的转型,人类学的研究也面临新的转折。如果说,早期人类学所关注的是静态的文化法则,后来更多关注的是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接触所引起的文化变迁,还有移民社会引起的文化“同化”与“冲突”,那么,在当今社会可能更要关注的是“文化的重构与再造”,也可以称之为“文化的再生产过程”,也由此可以认为,人类学的研究正在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必须要引起我们的关注。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从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转型,伴随这种转型,大批机械化产业退出城市,在都市遗留下许多废弃的工业厂房及空间,这些地方廉价的租金为艺术家们的大面积进驻创造了条件。中国城市艺术区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这些艺术区由艺术家们的开拓进而成为新的文化空间、商业空间。让我们看到的是,在后期产业社会中,物质商品从社会经济构成的核心地位上挪位,与其并置的是以信息为中心的符号商品、形象商品等新的消费品,而艺术区也由最早的艺术家聚集区蜕化成了可以消费的空间,也就是“空间的商品化”“艺术符号的商品化”。因此,今天我们看到的城市艺术区,不仅是一个被艺术化了的区域,被文化化了的区域,还是一个被商品化了的区域空间,其具有物质、文化及商品的多重含义。以人类学的角度来进入这些城市艺术区的研究,不仅给人类学的研究领域带来拓展,也对当代艺术的研究带来一种新的视野,同时也将有利于我们对后现代社会结构的更进一步认识。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民族艺术

《民族艺术》(CN:45-1052/J)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双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民族艺术》刊发各类关于中华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研究的文章,尤其欢迎选题独特、材料丰富、方法新颖、视野开阔的文稿,提倡立体性跨学科研究。

杂志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