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儒家“君为民表”的伦理发微--以《缁衣集传》为中心

作者:蔡杰君主民表仁者德性

摘要:在传统儒家的观念中,“君为民表”与“君为臣纲”相仿,主要都是针对君主而言的。“君为民表”的合法性在于“君者日也”的设定,而君主应当如何作为才能拥有作为“民表”的资格,这意味着需要为君主制定一定的伦理规范。效法天地规则的君子即是此制定者,而可以成为君子的唯有仁者。仁者不仅是政治规则的制定者,同时意味着是政治权力的把握者。传统儒家其实是期望君主成为这样的仁者的,因而对仁与不仁作出具体定性,提出君主若是不仁,就无法获得民众的认可,指出长民者须好仁先行。此观点一方面体现君主行仁道先于民众的特点,另一方面又指明了君主作为民表具有教化民众的政治义务。从好仁的争先行仁,其根源在于君主自身德性的觉醒。儒家对“民表”的刻画,是将政治权力与教化能力合二为一,实际上是一种“圣王”形象的体现。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闽台文化研究

《闽台文化研究》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季刊,弘扬闽南民族文化优秀传统、提升闽南文化研究的内聚力,向海内外侨胞展示闽南文化的独特魅力。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杂志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