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翻译及文化嫁接:从历史语言学看“男性”和“女性”

作者:朱萍翻译文化嫁接历史语言学男性女性

摘要:本文用历史语言学的方法考察了两个诞生于20世纪初的新词:"男性"和"女性"。通过把这两个语言的能指符号放在其历史的特殊性和变异性中进行分析,本文彰显了种族和性别这两者的交互作用。在这两者的交错关系中,20世纪初半殖民地的中国知识界产生了非线性的和后结构主义的性别思想。这个研究证明了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并不是消极复制西方的二元性别体系,而是把性别当作一个中西话语交锋、争夺权力的战场。"男性"和"女性"因此不仅仅是西方体系中情欲化的男女主体,它们的意义在20世纪的前三十年不断演化。尽管西方知识大举入侵,"男性"和"女性"仍然保持着传统的双性同构的框架,从而不同于西方二元性别体系。这个双性同构的框架使得中国知识分子能够在种族和性别交错的隙缝中实现权力的挪用。借用历史语言学的方法,"男性"和"女性"这两个词汇背后的文化嫁接过程也得到了更清晰的阐述。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民俗典籍文字研究

《民俗典籍文字研究》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半年刊,以反映中心及中心以外有关专业的研究成果,并与国内外学术同行进行学术交流为目的。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杂志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