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东北地区西部不同燕麦带状间作模式的产量及氮素吸收效应

作者:钱欣; 臧华栋; 葛军勇; 曾昭海; 任长忠; ...带状间作土地当量比氮素吸收当量比边行效应

摘要:为给东北地区西部种植模式优化提供可行的带状间作组合,于2014—2015年,在吉林省白城市开展了连续两年的大田试验,研究了燕麦//玉米、燕麦//向日葵及燕麦//绿豆三种带状间作模式的产量及氮素吸收效应。结果表明,三种间作模式均具有显著的产量优势及较高的氮素吸收效率,土地当量比(LER)及氮素吸收当量比(NER)均大于1,燕麦//向日葵带状间作的LER及NER分别为1.23~1.38、1.29~1.44,两年内均为最高。燕麦//向日葵间作中,两种作物的边行产量均显著高于单作及内行,对间作燕麦、向日葵产量的贡献率分别为44.2%~45.1%、69.9%~70.8%,具有显著的边行优势。综合分析认为,燕麦//向日葵带状间作在东北地区西部具备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麦类作物学报

《麦类作物学报》(CN:61-1359/S)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麦类作物学报》主要刊登麦类作物(小麦、大麦、燕麦、黑麦等)遗传育种、生理生化、栽培管理、食品加工、产品贸易等方面的学术性研究论文。读者对象为国内外农业科技人员、农业院校师生及高级农业技术推广和管理人员。本刊为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优秀期刊”、《中文优秀期刊要目总览》“农作物类优秀期刊”、《中国知识资源总库》 “中国科技精品期刊”。

杂志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