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共同活动方式”与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唯物史观的实践前提及其价值旨归

作者:康渝生; 谷永新共同活动方式生活生产生产生活主要矛盾

摘要:把握唯物史观理论真谛的关键在于,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转向现实生活世界的理论切入点及其实践依据。在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唯物史观的理论概括中,蕴含着"能够生活"的价值判断,浸润着向现实生活世界回归的致思逻辑。马克思主义哲学向现实生活世界回归的理论路向决定了理论对于社会的强烈观照。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所谓实践,实际是指代"许多个人的共同活动",而不是某个人的单独行为。遵循唯物史观的致思逻辑,人类的"共同活动方式"无疑是彰显社会发展根本性质的理论焦点。只有通过把握人类的"共同活动方式",理论才得以厘清社会发展的现状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唯物史观关于"共同活动方式本身就是‘生产力’"的理论结论诠释了生产力的发展对于社会进步的决定性作用,从而也奠定了生产力范畴在唯物史观理论体系中的基础性地位。人类的"共同活动方式"在两个不同的实践维度上体现着对于社会发展的这种决定作用,即"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与"生活本身"。生产的发展总是滞后于生活的需要,作为既定社会所依据的"总和活动","生活生产"只有通过革命的改造,才能进一步满足"生产生活"即生活本身新的需要。正是遵循如此的实践逻辑,生产与生活之间的协调共进问题构成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季刊,对于深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理论研究、促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发展、引导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价值。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杂志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