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作为交流框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作者:安德明交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相关学科实践主体学术研究者政府机构

摘要:自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倡立并推广以来,"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概念,在不到二十年的时间里,已经从一个陌生拗口的新词,变成了几乎家喻户晓的常用语。中国的情况尤其如此。这个新概念及其蕴含的核心理念的迅速普及,为它所指涉的相关对象及其实践主体,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与此同时,一个有益于相关学科的全面拓展,以及不同领域、不同群体之间深度交流的全新框架,也正在由此而形成。这个框架,一方面使得不同领域的工作者,如政府机构人士、学术研究者、非遗传承人等,都可以参与到同一个平台当中,针对同一类对象进行讨论、实践和协商,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打破了原有的专业或学科界限,以及阶层和职业的区分。从学术界的情况来看,非遗本身就涵盖了许多相关学科。这些学科的工作者,按照长期形成的传统,以往很难聚集在一起进行学术研讨,因为他们所关注的内容,涉及不同的文化形式及多种多样的类型、体裁,如口头传统、工艺、仪式等等,其所沿用的理论视角和研究方法也各不相同。但随着非遗概念的出现,特别是随着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的普及,这些相差较大的内容,又获得了一种特殊的一致性。这种一致性,就是《公约》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中所规定的"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特征。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民间文化论坛

《民间文化论坛》(双月刊)创刊于1982年,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管,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办,CN刊号为:11-5913/C,自创刊以来,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杂志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