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从招牌、幌子的流变看民俗的变异

作者:张青民俗风情民俗变异历史流变中国广告信息民俗事象

摘要:提起中国商业民俗,人们往往会想到招牌和幌子,它们是古代商家传递广告信息的重要媒介,被一些学者称为中国商业的“活化石”,在中国商业发展史上占据重要的位置。然而,在当代中国,招牌被不断发扬光大,得到了继承和延续,而幌子却成了希罕物,产生了变异,只有在少数复古的民俗风情旅游点才能看到传统的幌子。为什么同在中国绵延了两千年而不衰的民俗事象——招牌和幌子,在建国后短短几十年时间里的命运却有天壤之别?本文将试图从招牌与幌子的流变对这个问题做出阐释,并尝试分析其民俗变异发生的条件。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民俗研究

《民俗研究》(CN:37-1178/K)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双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民俗研究》刊发的各类文章,注重学术质量,提倡学术创新。杂志设有学术论坛、田野调查报告、民俗史、民俗学史、民俗书林、学术信息等栏目。

杂志详情